杜新会--周易与三十六计完整版338多页
三十六计”,是经过了历代和多人传承形成的智慧结晶,没有单一或固定的作者。“三十六计”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南朝,《南齐书·王敬则传》写到:“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这里的檀公即南朝一个叫檀道济的将领。后人虽然在不少军事和博弈著作中得到沿用,但并未形成“三十六计”的著述及其正式版本。据有关专家考证:三十六计可能产生于明朝末年。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在市场上发现用土纸排印出的三十六计孤本。
2003年陕西孙武兵法研究会会长张敬轩称其父张联甲是三十六计的真正作者。张联甲的父亲曾在清朝军机处任职,受其父影响,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保定军官学堂。1920年军校毕业后又被保送至日本东京振武堂深造。1923年元月,谢绝校方留校任教,回到西安,在西安药王洞潜心研究古代兵法,他将兵理、易理融为一体,精心构思,整体编排,经两年的艰苦写作,完成了大型兵书——《秘本兵法》。其中三十六计出自《秘本兵法》中的“六六行·三十六计”。
1937年7月前几天,张联甲到陕西某地考察地形、地貌,不小心将录有三十六计提纲的本子遗失在某村民家中。后该村民将此记录本卖给当地商人翟瑞琴。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